本网讯(文/图 院研究生会宣传部)时光能带走青葱岁月里的故事,却盗不走留存的记忆和远行的梦想。研究生三年时光,他留下的是拼搏与汗水编织的荣誉与精神,带走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坚定。他就是本期《新荷一角》的专访嘉宾,金沙贵宾会尊享每一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王清涛。
王清涛,中共党员,2020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毕业生,师从阮成武教授,毕业后录取为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研究生。
读研期间,读研期间,他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在《教育发展研究》(CSSC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曾获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安徽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2018-2019、2019-2020学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安徽师范大学第二届研究生读书报告比赛校级三等奖;南京师范大学第七届陶行知论坛优秀论文奖。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匆匆三年,在金沙贵宾会尊享每一刻的求学生涯转眼到了尾声,回顾三年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活,或有欢喜,或有辛酸,但这都是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亲切的老师、可爱的同学、自己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珍藏的回忆!
1.学长可以先回顾一下从入学到毕业这三年来的心境变化吗?您为什么做出考博的打算,又是什么信念支撑您做出这样的抉择,这其中有获得家人或是导师的支持吗?
王清涛:研一,自己一直是处于懵懂、迷茫的状态,为了充实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我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研二算是个转折点,我开始把重心转移到学习上,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尝试发表论文;研三主要是完成毕业论文和决定毕业去向。心理状态应该是从浮躁走向沉寂的一个过程。关于考博,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对教育学的兴趣使然。用“学术人”的眼睛去洞察世界,用“教育人”的心灵去感受世界,这是我所向往的生活。心之所向,身之所往。诚然,自己也深知科研之途并非康庄大道,写文章也时常感到困惑或无助,但自己依然期待通过探究去发现教育的规律与真谛。当然,选择继续求学也离不开家人和导师的支持和教导!
2.前段时间从您的朋友圈,看到两年前您给自己写的一封信,描述了当时的“小烦恼”。据了解,很多同学在刚开始读研的时候都是比较渴望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但在经历了找不到方法、枯燥的阅读与学习、被反复拒稿退稿、面临就业压力之后逐渐远离学术之路,学长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是如何让自己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呢?
王清涛:在刚读研时,可能是不太适应新的阶段,内心有一些迷茫或彷徨是很正常的。就我个人而言,我经常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境遇和所思所想,因为我们总有些话可能是不适合与外人交谈,亦或向父母倾诉。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因此,对待生活中的一些“小烦恼”,我们不必过于忧虑,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排解压力、拨开迷茫,就会慢慢适应、释怀。对于学术研究,我想,作为一名科研小白,我们一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二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三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
3.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被称为“学术打工仔”,据了解,学长参与了导师的许多课题研究项目。不知道您的打工生涯有什么难忘的经历或启示吗?在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过程中,阮老师对您的指导和帮助主要是以什么形式呢?
王清涛:首先,借此机会,我要非常感谢我的导师——阮成武先生。感恩有幸进入“成武门”。阮老是一位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学术高产的学者,更是一位严格要求、谆谆善诱、倾囊相授的师者。阮老师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君子是其垂范,更是指引我不断追求的人格方向和学术理想。恩师之情,学生终身难忘!
曾记得自己第一次把文章拿给阮老师看,老师一连几个发问,问得我不知所措,一脸茫然。之后,他很耐心地画了一张“知识地图”给我,除教育学外,还涉及到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方面的理论知识,要求我阅读相关书籍再修改文章。在我之后的阅读、思考过程之中,我逐渐理解、领悟了老师的用意,最终成功发表了这篇文章。事实上,阮老师并不鼓励学生及早发表文章,而是强调我们要多阅读经典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工作。老师学术视野开阔,理论功底深厚,也非常重视学术的创新性,尤其是在把握学术前沿问题方面十分敏锐和独到。阮老师说话总是掷地有声,总能直指要害,一阵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说得令人信服。他并不是很空泛的启发,而是想学生之所想、问学生之所问,再进行具体化点拨。我想,这样的指导方式,让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研究问题。此外,在生活上,阮老师也一直很关心我们,经常询问我们的生活状况,给予我们各方面的关怀。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
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对于学习,学长强调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把读书、思考与写作三者融为一体。研究生学习重在自主研学,学长一直在训练自己的学术素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在集体中提升自我价值,用“忙碌、充实、精彩”来形容学长的这三年时光最为准确。
1.据了解您在学习方面,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各类学业奖学金。与此同时,您多次参与实践活动,比如学术会议、读书报告、函授教学等。请问您对其中哪方面的经历印象最深刻呢?
王清涛:首先,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经历。因为除了学习,参加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我们更直观和深刻地审视教育问题或是看待教育现象。比如函授代课,教学对象主要是成年人,这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就有很大的差异性。其次,学习不仅是习得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大胆实践,多多历练。就参加学术报告而言,这对我的影响是深刻的。因为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从一开始,自己可能仅仅是台下听报告的一个无名观众,到后来尝试投文章,上台作报告,积极回应大家的提问与质疑。这一系列的角色转变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样,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术训练途径,毕竟做研究不允许我们闭门造车。有时候,多出去走走,看看别人都在干什么,这对于了解学术前沿,以及学术思维训练都大有裨益。最后,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多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向他人学习的好机会。通过与他人的思想碰撞,全面省思自己的问题所在,可以避免囿于自己的思路而深陷其中。
2.从整合论来看,课程与教学论是包含理论性与应用性的一门学科。伴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进程的提出,构建学科发展的“中国模式”也成为目标。通过三年的学习,那学长是如何从本专业角度理解这种“中国模式”的课程与教学论呢?
王清涛:我们国家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几经波折,可以说,历经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艰难发展过程。最初是受苏联与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较大,但现在正走向“中国化”模式,我们努力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教育之声,彰显中国教育特色。我想,一个学科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与参与。作为本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我想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要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一方面,我们一定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好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多得了解、掌握相关或是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立足于中国教育实际,面向中国教育未来,抒写好中国教育故事。
3.您的毕业论文《职前教育实践对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在答辩过程中,因论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详实的实证数据,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一致认可并获得优秀。那么学长可以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去学习并应用这些教育统计学的知识吗?
王清涛:当前,实证研究在教育学领域是非常火热的。有学者提出,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我想,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就统计软件和数据处理而言,相关的工具有很多,例如:Excel、SPSS、Citespace、R语言等。在我刚接触这些的时候,也觉得很陌生、困难。因为平时阅读的多以文献资料为主,实践操作很少。为此,在理论学习方面,我主要通过购买相关理论书籍,观看视频课程,总结已有研究的行文逻辑、来学习借鉴他人的数据处理方式。在实践练习方面,我常请教心理学相关的老师与同学,通过不断地模拟练习、改进,以掌握一些处理数据的基础方法。我认为操作这些数据处理软件本身并不是很复杂的一件事,关键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式,来佐证自己的研究问题。除了数据处理的科学性之外,研究思路,理论的适切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4.据了解,学长博士录取的方向是比较教育学,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这个专业呢?您是如何备考博士的呢?对于您即将开启的博士求学之路,学长有什么规划和打算吗?
王清涛:我自己本人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政策充满好奇,平时也关注比较教育学方面的动态。应该说,这个方向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当前,世界各国已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种教育思潮不断涌现,全球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价值也日益凸显。就备考而言,前期应多加关注目标院校的官网通知,审视自己是否达到报考条件,比如外语水平的要求,对科研成果的要求等。更重要的是加强相关理论学习,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权威性期刊上的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提前撰写博士研究计划书。同时要多跟自己的导师、同门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比较教育学,对我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可以说,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目前我已进入博士生导师的项目组学习,提前适应博士阶段的学习生活。我希望自己可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好好利用开学前的这个假期,做好规划,给自己充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博,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既然选择了,便要好好地走下去。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学问赖之以成。科学研究不单纯是书斋里的创造,更是实践经验的凝结。学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要想获得些许成功,就得付出艰辛的努力!希望更多的金沙贵宾会尊享每一刻学子能以此为榜样,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坚持梦想,不畏将来,勇敢前行!
文以载道,阅文识人
《新荷一角》专访是一项由学院倡导,研会学研部及其他部门同心协力的品牌栏目。本栏目对我院优秀毕业生学术成果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持续跟踪介绍,通过开展系列人物专访,为优秀学子和同学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把宝贵的学习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经历与同学们交流,藉以激励我院广大学子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习素养,助力科研兴院的奋斗目标。正可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希望我院学子在追梦的道路上,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开辟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