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6日,金沙贵宾会尊享每一刻教育学专业第五十六期博士论坛在金沙贵宾会尊享每一刻408会议室如期展开。本次论坛的指导教师为周兴国教授,高雅、张迪和艾瑞雪三位博士生就最近的科研成果分别进行汇报。
一、高雅同学—《我国省域高校分类发展的历史变迁与未来镜鉴》
高雅同学汇报内容:省域高校分类管理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我国省域高校分类管理的制度化进程呈政策规范中的法制导向、价值选择中的重点导向、制度建设中的标准导向、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动力取向、趋向纵向分层与横向分类相结合的结果取向等特点。未来省域高校分类管理的基本遵循包括:培养人才是核心,科学定位是前提,建立标准是关键,深化改革是动力,追求一流是导向,凸显特色是取向,突出服务是主线,绩效管理是保障。
师生互动研讨 李江、贾红旗、雷前虎、夏诗贤同学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李江同学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政策梳理部分应概括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特征,避免政策材料罗列;二是“高校分类管理的特征”应找到划分的逻辑依据。紧接着,贾红旗同学提出疑问,是否需要对“省域高校”进行界定?雷前虎同学进一步提出了疑问,省域有对高校进行分类管理设置权吗?最后,夏诗贤同学对参考文献的规范提出了质疑与建议。
周兴国老师提出了以下问题和建议:首先,在题目上,题目是分类发展,而文章谈的是分类管理,本文是讨论分类管理,还是分类发展?其次,在研究对象上,省域高校分类管理到底是研究什么?高校怎么分类?建议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部、省级教育部门发布的有关高等教育政策。再次,在理论上,建议深入了解理论本身,且不能盲目、简单地套用西方理论。最后,在选题上,建议博士论坛的论文尽量和博士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一致。
二、张迪同学—《元宇宙赋能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未来图景—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视角》
张迪同学汇报内容:图书馆社会教育是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的教育活动,是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当下“元宇宙”虚实交叉融合、人机协同创生、思维具象呈现等特征备受热议,图书馆需抓住时代机遇、主动寻求技术赋能,更大范围地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如何利用元宇宙赋能图书馆社会教育未来发展,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给出契合视角: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整个社会环境相结合,以学习者为中心,面向更大的教育系统范围,并加强系统与其他组织机构的连贯性,从而打开应用一切学习资源的广阔空间。基于此,研究从未来系统观的焦点层、范围层与关联层描绘元宇宙赋能下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核心理念、具体形象及功能发挥。以期为促进图书馆社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方案,为建设学习型大国增砖加瓦。
师生互动研讨 夏诗贤、李江同学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夏诗贤同学认为,该文章选题新颖,元宇宙话题比较热门。有两点疑惑,从题目上看,涉及到几个概念,元宇宙赋能、图书馆社会教育、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赋能是什么意思?从结构上看,题目概念较多导致文章结构不够清晰,建议先对目前元宇宙赋能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再提出图书馆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元宇宙如何赋能。李江同学提出了两点疑问,一是元宇宙的特征是怎么赋能图书馆社会教育的?二是为什么用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视角来分析图书馆社会教育?
周兴国老师,提问到:为什么选这个题目?想了多长时间?写了多长时间?传统的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的怎么样?有哪些局限性需要技术赋能?元宇宙如何赋能?并指出本论文最大的问题是两个题目,一是元宇宙赋能与社会教育变革的关系;二是元宇宙赋能图书馆社会教育的问题。最后,提出建议:一是围绕所提出的问题继续思考、修改;二是聚焦研究主题,围绕博士毕业论文选题做探索性研究,以为博士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三、艾瑞雪同学—《他为何会重返校园:回流儿童“希望”的意义阐释》
艾瑞雪同学汇报内容:回流儿童因求学需求返回家乡,却因各种因素产生放弃学业的想法,究其原因,这或许与回流儿童的“希望”发生变化有关。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待回流儿童,深入回流儿童的精神世界,关注回流儿童的独特性,形成对回流儿童的教育学理解,可以避免对回流儿童做一些表面的判断。从真实的案例出发,以现象学的研究方式对回流儿童“小强”离校打工与返校读书时的希望体验进行深入考察,从而得出其“希望”经历了“空幻的希望:我原先以为在大城市里上班应该很好玩”、“尚未完成的希望:离开学校才知道原来打工真的很不容易”、“自我寻求的希望:回到学校后我真的像发了疯一样去背书”三个阶段。基于此,教育者要了解回流儿童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在教育中营造希望的气氛、保持恰当的教育敏感性和机智,从而给回流儿童以成长的希望,让他们生命变得整全。
师生互动研讨 夏诗贤、雷前虎同学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夏诗贤同学认为本论文研究范式还不够完整,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分析方法等未呈现出来,如:怎么选的个案?为什么选的这个个案?怎么收集数据?怎么分析的?雷前虎同学认为这篇论文作为大论文的一部分挺好,若是单独发表,文章还不够完整,缺失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等方面的介绍,需要增加一些内容。
周兴国老师,认为本文未聚焦回答 “为何重返校园”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对现实的考察和分析,回答“从不上学”到“重返校园”的心路历程的转变过程。建议再看看《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这篇文章,学习这篇文章从校长、老师、父母、村里人等多个维度探析的分析方法。
本次论坛,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集思广益,为三位同学的论文写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周兴国教授对三位同学提交的学术论文进行了全面、恳切、深入的点评与指导,希望同学们会后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产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同时,建议同学们围绕博士论文选题进行撰写文章,以为毕业论文的思考与撰写奠定基础。